那段還是菜鳥的日子

每次走到培英樓一樓旁時,就是現在的自然教室,就會想起自己還是菜鳥的那段日子,因為這裡「留存」著我第一年服務時的回憶。

第一年接的班是六年級,其實在暑假學校通知我時是要帶五年級,因為考量到還要去當兵,所以在開學前一天才換了過來。記得開學那天一大早,張校長和我打招呼,說到要我帶六年級時,我整個人就呆住了,因為當時的六年級是64年版的舊教材,在師院學的是改編本新教材,暑假中已做了許多準備,如今該怎麼辦?只好硬著頭皮進教室了。

學生看到我就充滿「敵意」,因為聽說他們曾被一位很兇的男老師帶過,所以討厭男老師,而且因為小朋友是一至六年級都同班沒有重新編班,彼此有著共同的「革命情感」,讓我的壓力又更大了。剛開學的一個多月,我失眠了,每天躺在床上閉上眼睛,總是無法入睡。腦海裡想著今天好像沒有和哪一位學生說過話,今天哪一節課上得不好,今天還有哪一位孩子的問題還沒有處理,這些問題如潮水般在我腦海浮現,總讓我輾轉難眠。

還好經過一段時間的「搏感情」,孩子們慢慢的可以接受我了。我和孩子之間只差十一、二歲,距離還不會太遠,下課時和孩子在操場上打球、跑步、聊天(看到現在的我好像有些難以想像),還吸引幾個別班的「大哥們」湊了過來。在光復校園裡出現這種情景,套句現在的話說是有些「另類」。不過很快地我也就成為那群「大哥們」的「好兄弟」,幾個常犯錯的學生就變成我的「談話」對象。

當年沒有「實習輔導老師」的制度,對一個菜鳥來說,沒什麼機會可以觀摩其他老師的教學,而同學年的幾位老師就成了我請益的對象,像是同在一樓的游美香老師,以及那一年的學年主任盧玉琴老師。而在隔壁班的黃素老師則是我「偷聽」的對象,沒課時我一邊改作業,一邊聽聽看老師是怎麼教的,遇到棘手的問題,黃老師更像救火隊一般拯救了我。

以前規定實習老師必須要進行教學觀摩,我的教學科目很特別是「交通安全」,因為我負責兼辦的業務其中一項就是交通安全,訪視考評時要準備資料,所以就「一兼兩顧」。我教的內容很符合當前的建設現況-「高速鐵路」,在活動中運用了投影片,那時會用投影片是有些先進的。如今,「單槍」這麼普遍,那台有時會秀逗的投影機已經不知在哪裡了。

第一年教學時,還有一個難忘的活動,那就是我們曾很勇敢地進行「協同教學」、「跨級教學」,當時我們三個剛到光復來的年輕人-周婷婷老師教四孝、蕭蕙雯老師教五信、我教六忠,我們曾進行三個班級的聯誼活動。每個星期六有一、兩節課,打破班級建制,一起上課或進行活動,學生玩的很高興,在過程中也建立情感。(好久沒有玩那時百玩不厭的「全壘打」)。

想起當菜鳥的心情,其實是充滿甜蜜回憶的,很想再找那幾位大哥們,坐在操場旁的台階上,看看雲彩、聞聞草香、聽聽那些棒球隊員的吶喊聲。
感覺: 年輕
[@more@]

朱堯麟

在這個blog蒐集Shake老師的教學歷程, 其中的教學資源提供非營利使用, 也歡迎與Shake老師一起分享教學心得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