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些日子一位同學傳給我這封mail,看完之後讓我感觸良多,當下轉寄給幾位久未聯絡的朋友,沒想到第二天就收到大學同學在深夜裡所寫的回信。真的,再忙也要和你說說話、和大家說說話。
離開學校之後,屬於自己的時間變多了,讓自己有機會沉澱思緒想想未來和以前的事,許多難以忘懷的往事一一浮現,對於未來也有許多的憧憬和計畫,只是因為「忙」-這樣的理由,一直沒有和大家分享這段日子以來的心情。
看過幾位實習老師的省思札記,也聽了幾位資深老師的complain,我可以感受到「九年一貫」似乎帶給了大家很大的壓力。有些自私的想法,還好這一年我躲過了,不過也因為這樣的旁觀者心情,可以看到更多的事情。
「九貫」基本的方向應該沒有太大的問題,但是在執行的過程中卻出現了一些偏差。有人說「九貫」是讓教學「資料化、綜藝化、虛無化」,老師每天都忙於整理一大疊的教學資料,搞一些的噱頭活動-讓老師扮小丑、校長跳天鵝湖,譁眾取寵的教學活動、背離教育的核心價值。教育專業因為一連串的訪視被格式化,行政人員有應接不暇的PowerPoint要做,訪視委員變來變去還是那幾位,訪視的結果往往是在訪視之前就知道了。我們有時間去關心我們的孩子嗎?面對孩子的學力下降,我們能做些什麼?我們的未來是寄託在這群孩子的身上,不是在一疊疊的歷程檔案,不是在那無聊的訪視送往迎來之中。
如果我們的忙碌能對孩子有幫助、能讓自己成長就該去做,只是,讓我們冷靜地想一想,我們到底應該要做些什麼事?我們做了這些事情有意義嗎?站在維護學生學習權的前提之下。如果有,我們應該堅持下去;如果沒有,想想看我們還能做些什麼?
為了我們的孩子,也為了我們的未來,是該想想看的時候了![@more@]